11月11日,厦门、四川、深圳、福建、北京、广东六地税务部门同步发布公告,宣布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居民个人开展引导规范工作,这标志着中国税务部门利用CRS(共同申报准则) 与大数据技术对居民境外收入实施的监管已进入全新阶段。
本次六地税务部门的同步行动,呈现出高度的协调性和策略性。各地公告内容高度一致,典型案例触目惊心:
四川李姓居民因境外收入未申报,补缴税款和滞纳金665.9万元人民币
福建刘姓居民同样因境外收入问题,补缴金额高达561.45万元人民币
厦门一居民更需补缴近700万元人民币的税款和滞纳金
最新消息显示,境外投资收益补税主要针对2022、2023年度的应税收入。

全球透视:CRS构筑天网
此次税务部门能够精准发现居民境外收入,得益于中国参与的CRS(共同申报准则)。
CRS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主导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,旨在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自动信息交换,打击跨境逃税行为。我国自2018年开始实施CRS,过去几年一直与近150个司法管辖区自动交换属于各成员国税务居民的账户信息。
这意味着中国税务居民在境外的金融账户信息,包括账户余额、交易流水及持有人信息,都会自动交换回中国税务机关 。

澳洲百万账户数据已交换回国
在此次六地税务部门联合行动之前,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公布的数据已经显示,澳洲已向中国交换了超过116万中国内地居民在澳金融账户信息,账户总余额高达358亿澳元,这一数字在所有交换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一。

此外,还有超过40万香港居民在澳的账户资料也被交换,账户余额超196亿澳元;超过8000名澳门居民的账户信息同样在列,账户余额超5亿澳元;还有超过20万台湾地区居民在澳的账户资料被交换,余额超51亿澳元。

这些数据涵盖了现金、证券、债券、商品、合伙权益、债务权益和股权等多种金融资产。如果一个账户由多个账户持有人持有,余额或价值将全额计入每个账户持有人。
这5类人是境外所得征税的重点关注对象
港美股投资者
通过境外券商(如富途、老虎证券)持有港美股的个人,股票买卖收益、股息红利需依法纳税。即使资金未汇回国内,只要是中国税收居民(境内居住满183天),均需申报境外投资所得,适用20%税率。
拥有境外房产或银行账户的人
长期持有海外房产的租金收入,以及境外银行账户的利息、资金流转等,均可能被税务系统监测。CRS信息交换机制使境外账户信息透明化,税务机关可通过银行对账单等数据核实收入情况。

远程工作者与自由职业者
通过海外平台(如Upwork、Fiverr)为境外客户提供服务,或通过Airbnb出租房产、YouTube广告收益等,只要收入进入个人账户(如PayPal、Stripe),需如实申报境外劳务报酬所得,适用3%-45%累进税率。
留学生家庭
子女留学期间,若父母为其海外账户提供资金支持或管理,资金规模过大、流转频繁可能引发税务审查。例如,大额跨境转账、境外账户收支异常等情况,需注意合规申报。
境外电商与跨境代购从业者
在海外开展电商业务、代购商品的个人或企业,纳税身份、收款账户、资金流向可能被穿透识别。需申报境外经营所得,适用5%-35%累进税率,同时需提供合同、物流凭证等资料证明收入真实性。
此次六地税务部门的联合行动,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全球税收透明化进程中的必然环节。
CRS 2.0将进一步扩大信息交换范围,可能包括加密资产、央行数字货币等新型资产。这意味着,未来的税务监管将更加全面和精准。
在全球税务透明化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,个人与企业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,将税务合规意识从被动的应对转变为主动的管理。建议在高净值家庭规划中,将身份规划、资产配置与税务合规进行一体化考量,通过专业顾问的协助,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,实现资产的稳健保值与传承。
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税务监管环境,唯有主动拥抱合规,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把握主动权。合规,已从过去的选择题,变成了当下在全球化背景下行稳致远的基石,是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。